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项目 > 正文

聚焦安阳市重点项目建设:产业花开满园春

安阳日报  2016-04-19 10:15

[摘要] 4月的安阳,春意正浓,洹水内外生机勃勃。

——聚焦我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4月的安阳,春意正浓,洹水内外生机勃勃。

春日里,明媚的阳光撒向大地,放眼古都安阳的角角落落,到处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从红旗渠畔到果蔬之乡,从岳飞故里到洹河两岸,从全市8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到各个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人头攒动,处处涌动着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处处彰显着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

市委书记丁巍明确指出,实践充分证明,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产业聚集区、服务业“两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一战略举措、长远大计深入持久推进下去,推进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迈进。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新伟指出,我市要把“用行动改变安阳”这一理念全面贯彻到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上来,努力使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建设在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动力转换上发挥更大作用。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过去的一年,我市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开放招商的主平台、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强化政策引导,加强观摩指导,着力在承接产业转移、培育产业集群、完善配套设施、强化要素保障、健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在过去的一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科学编制服务业“两区”发展规划、突出招商引资、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两区”建设亮点纷呈。在过去的一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坚持“产业带动、创新引领、城乡一体、生态友好”的发展思路,迎难而上,务实重干,各项建设发展加快推进。

透过一组组数字,我们看到了安阳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快速发展的脚步,记录着安阳经济发展的印记: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679.6亿元,同比增长23%,累计占比达到40.4%;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599亿元,同比增长7.2%。初步测算,我市服务业“两区”固定资产累计完成135.8亿元,年均增长23.2%;2015年年底,服务业增加值完成62.9亿元,年均增长12.6%。2015年,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生产总值完成87.6亿元,同比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5亿元,同比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0.7亿元,同比增长16.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8亿元,同比增长10.5%。

集群发展有了新成效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的道理众人皆知,在产业发展方面亦是如此,一个产业只有形成集群效应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中,我市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定位,强化龙头带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集群加快发展。

“这里就是依托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康复设备产业园,总投资14亿元。目前,产业园已经落户医疗器械生产型企业5家、平台型企业3家、医疗器械经营型企业3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2家及配套加工中心10个,共计13家企业10个配套加工中心,康复医疗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4月13日,安阳市翔宇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文飞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

在内黄县,正在形成集群效应的不只有康复医疗产业,他们先后引进飞凰、绿叶、祥益、陆捷等电动企业项目,大力发展低速电动车、电动客车、电动房车等配套项目;围绕完善、提升陶瓷产品品质,新顺成、贝利泰、朗格、日日顺等新型陶瓷项目建成投产,陶瓷产业实现集群发展、转型发展、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各个产业集聚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集群发展道路上亮点纷呈:林州市产业集聚区推动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汽车零部件3个“区中园”建设,累计落户企业419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00亿元,从业人员达12万人;汤阴县引进益海嘉里、华润雪花等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集聚食品医药企业200多家,主导产业增加值68.6亿元,增长20.9%。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先后实施了安阳精密制造产业园、中海清华(河南)智能产业园、贯辰(河南)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50多个重大项目。

如今,安阳万达广场已经成为安阳的地标性建筑,也是安阳市民休闲、娱乐、购物的重要场所。这里开业首日就创造了客流量32万人次、销售额1800万元的纪录,刷新了河南商业新高。放眼全市服务业“两区”,这样的场所还有很多。市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目前,全市服务业“两区”落户规模以上企业84家,吸纳就业11329人,集中、集聚、集约效应更加显现。其中,文峰区商务中心区世贸中心、义乌国际商贸城二期等项目全面启动,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区域总部9家;北关区特色商业区形成了以凯德购物广场、乐宜商场为支撑的高端时尚购物中心,“两区”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

项目建设有了新亮点

在安钢冷轧项目1550冷轧工程连退、镀锌生产线施工现场,只见高达70米、长约1公里的钢构厂房,似卧龙横亘,颇为壮观。走进厂房内,天车在呼呼运行、焊接现场发出咝咝的响声、技术员凝视着图纸……忙碌的工人汇集成了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两条庞大的生产线已经雏形初现。

安钢冷轧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宏伟向记者介绍:“我们所在位置的左侧是连续退火机组生产线,现在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右侧是连续镀锌机组生产线,设备基础已全部完工,很快也将进行设备安装。”

在全市服务业“两区”建设中,位于内黄县的万洋国际广场项目虽说投资、规模都不是大的,但对于内黄县群众而言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建成后将为全县的“一站式”购物、娱乐、休闲中心。在项目沙盘前,项目负责人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项目正在进行招商工作,预计2017年1月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对外营业。

项目建设是我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的突出抓手。据统计,2015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共实施项目389个,从业人员达21万人。林州市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机制,鼎鑫镁业镁轮毂、振晨重工千米钻机等项目建成投产。汤阴县今麦郎饮品、博大面业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万庄公铁物流园等11个项目开工建设。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把项目指挥部设在现场,实行一线工作法,精密制造产业基地模范工厂、中海清华智能产业园一期、贯辰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安阳县远大可建二期、内黄县贝利泰陶瓷、文峰区斯普机械海洋电机、龙安区中博轨道交通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或加快实施。内黄果蔬城、欧蓓莎环球港、五洲国际博览城等重大服务业项目顺利推进。

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和投产,有力支撑了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